中考语文阅读之说明文
【阅读要点】
说明的对象、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文的结构和语言等。
【说明文】
以说明这种表达方式为主,按照一定的要求解说事物或事理的文章。
【类型】
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说明顺序】(作用:使说明内容条理化)
①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核舟记》:头-舱-尾-背。
②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多在事物的发展变化,如《活板》:唐-宋-升死;《中国石拱桥》:古-今。
③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的内在联系。 ( 概括--具体、 整体--局部、 原因--结果、主要--次要、现象--本质、特点--用途)
注意:
①时间顺序:有表示时间的词语,如:朝代、数字等。
②空间顺序:有表示方位的词语,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
③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同一篇文章全文或各部分均可有几种不同的说明顺序,应分别指出。)
【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1.分类别:把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说明,条理清晰,有条不紊,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突出强调地说明了事物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事物特征)。
2.下定义:运用科学准确的语言对被定义概念作简明扼要周全严密的规定,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多用于介绍科学知识,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
3.作比较: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从而更具体深刻的突出强调说明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4.举例子:举有代表性的例子更具体地说明事物某方面的特征,增强说明力。
5.打比方: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化复杂的科学道理简单化,化抽象为具体,易于理解接受。
6.列数字:运用准确的科学数据具体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易于读者接受。
7.画图表:运用图表辅助文字说明,条理清晰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具体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的事物。
8.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引用神话故事等,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事物的神秘色彩,增前说明的情趣性,权威性。
注意:
使用某种说明方法的作用的分析,先要明白各种说明方法通常的作用,再与说明对象的特征和具体语境结合起来。可用公式作用=方法本身的作用+说明对象及其特征。几种说明方法本身的作用:打比方,生动形象;列数字,准确;用图表,清晰明了;举例子、作比较,通俗易懂;下定义,揭示本质特征;分类别,条理清楚;引资料,引证事物特征。
【结构层次】
常见的形式有:总--分、总--分--总、分--总。
(在具体说明事物特征时常采用并列式、递进式的结构模式来安排文章的主体部分)
注意:
理解文章时,内容上要抓住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注意段(句)间意义上的联系,结构上要注意过渡性词语。
【说明文语言】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准确的前提下,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由于说明对象和作者语言风格的不同,说明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或概括、或具体、或简洁、或丰腴、或精练、或详尽;或平易朴实,或幽默风趣。总之不拘一格。
①准确:a、简洁平实 b、生动活泼
②分析语言表达效果:
a、概括(具体)地或精练(详尽)地说明了b、语言平易朴实或形象生动
c、常见题型:某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能(不能);该词在句中的表达效果,若去掉,则;所以,该词
然后梳理议论文的有关知识点
1、议论文的特点:以议论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可兼用其他表达方式;以鲜明的态度表明观点或主张;以充分的材料证明其观点或主张。
2、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对所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观点、态度。论点有中心论点、分论点两种,有的议论文只有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中心论点、分论点均有。
论据--对论点进行论证的材料、依据。
论据有事实论据(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与史实、统计的数字等);道理论据(自然科学的定义、定理,名言警句,俗语谚语等)
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3、议论文的分类:
立论--从正面论述其观点、说明其观点的正确。
驳论--批驳错误观点,然后确立其正确观点。
4、 议论文的结构 :
基本结构:引论--开头部分,提出问题。
本论--主体部分,分析问题。
结论--结尾部分,解决问题。
论证结构:并列式--文章的层次、段落之间、论据之间是平行的、并重的。
层进式--论述的层次一层比一层推进、深入。
总分式--先总后分
先分后总
先总再分后总
5、论证的方法:例证法--运用典型事例说明论点。
引证法--引用经典或名言、谚语等证明论点
喻证法--借助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论点。
对比法--用反向事例或事理对比说明论点。
【阅读要点】
说明的对象、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文的结构和语言等。
【说明文】
以说明这种表达方式为主,按照一定的要求解说事物或事理的文章。
【类型】
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说明顺序】(作用:使说明内容条理化)
①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核舟记》:头-舱-尾-背。
②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多在事物的发展变化,如《活板》:唐-宋-升死;《中国石拱桥》:古-今。
③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的内在联系。 ( 概括--具体、 整体--局部、 原因--结果、主要--次要、现象--本质、特点--用途)
注意:
①时间顺序:有表示时间的词语,如:朝代、数字等。
②空间顺序:有表示方位的词语,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
③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同一篇文章全文或各部分均可有几种不同的说明顺序,应分别指出。)
【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1.分类别:把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说明,条理清晰,有条不紊,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突出强调地说明了事物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事物特征)。
2.下定义:运用科学准确的语言对被定义概念作简明扼要周全严密的规定,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多用于介绍科学知识,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
3.作比较: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从而更具体深刻的突出强调说明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4.举例子:举有代表性的例子更具体地说明事物某方面的特征,增强说明力。
5.打比方: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化复杂的科学道理简单化,化抽象为具体,易于理解接受。
6.列数字:运用准确的科学数据具体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易于读者接受。
7.画图表:运用图表辅助文字说明,条理清晰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具体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的事物。
8.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引用神话故事等,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事物的神秘色彩,增前说明的情趣性,权威性。
注意:
使用某种说明方法的作用的分析,先要明白各种说明方法通常的作用,再与说明对象的特征和具体语境结合起来。可用公式作用=方法本身的作用+说明对象及其特征。几种说明方法本身的作用:打比方,生动形象;列数字,准确;用图表,清晰明了;举例子、作比较,通俗易懂;下定义,揭示本质特征;分类别,条理清楚;引资料,引证事物特征。
【结构层次】
常见的形式有:总--分、总--分--总、分--总。
(在具体说明事物特征时常采用并列式、递进式的结构模式来安排文章的主体部分)
注意:
理解文章时,内容上要抓住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注意段(句)间意义上的联系,结构上要注意过渡性词语。
【说明文语言】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准确的前提下,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由于说明对象和作者语言风格的不同,说明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或概括、或具体、或简洁、或丰腴、或精练、或详尽;或平易朴实,或幽默风趣。总之不拘一格。
①准确:a、简洁平实 b、生动活泼
②分析语言表达效果:
a、概括(具体)地或精练(详尽)地说明了b、语言平易朴实或形象生动
c、常见题型:某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能(不能);该词在句中的表达效果,若去掉,则;所以,该词
然后梳理议论文的有关知识点
1、议论文的特点:以议论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可兼用其他表达方式;以鲜明的态度表明观点或主张;以充分的材料证明其观点或主张。
2、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对所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观点、态度。论点有中心论点、分论点两种,有的议论文只有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中心论点、分论点均有。
论据--对论点进行论证的材料、依据。
论据有事实论据(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与史实、统计的数字等);道理论据(自然科学的定义、定理,名言警句,俗语谚语等)
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3、议论文的分类:
立论--从正面论述其观点、说明其观点的正确。
驳论--批驳错误观点,然后确立其正确观点。
4、 议论文的结构 :
基本结构:引论--开头部分,提出问题。
本论--主体部分,分析问题。
结论--结尾部分,解决问题。
论证结构:并列式--文章的层次、段落之间、论据之间是平行的、并重的。
层进式--论述的层次一层比一层推进、深入。
总分式--先总后分
先分后总
先总再分后总
5、论证的方法:例证法--运用典型事例说明论点。
引证法--引用经典或名言、谚语等证明论点
喻证法--借助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论点。
对比法--用反向事例或事理对比说明论点。
【中考语文阅读之说明文】相关文章:
★ 中考签约时间
相关推荐
网友关注
- 2013年海南中考报名时间:4月2日-4月12日
- 四川成都2013中考报名须知(共八点)
- 江苏扬州2013中考报名时间:3月16-3月18日
- 2013年厦门中考报名时间:2月26日-3月1日
- 山东威海2013中考报名时间:3月20日-3月30日
- 2013年山西阳泉中考报名时间:3月2日-3月5日
- 贵阳2013年中考报名时间:3月11日-3月20日
- 2013年江苏南通中考报名时间:2月26日-3月1日
- 山西晋城2013中考报名政策解读
- 河南郑州2013中考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时间确定
- 乌鲁木齐2013年中考时间:6月20日-6月23日
- 新疆内高班2013中考报名时间:3月10日-4月10日
- 安徽巢湖2013中考报名时间:3月5日-3月14日
- 江苏无锡2013中考网上报名系统入口
- 2013年上海七宝中学中考招生网上报名方法
网友关注视频
- 中考英语
- 中考英语
- 2019年北京中考生物真题解析2
- 60节课学完初三物理+中考物理复习(全)
- 60节课学完初三物理+中考物理复习(全)
- 中考英语
- 中考英语
- 中考英语
- 人教版化学中考总复习《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课堂教学实录-韩彦霞
- 中考完的第一期视频(素材是6月23号中考完当天拍的)音乐喷泉
- 中考英语
- 2019中考作文押题“最后一课”
- 小黎微课·2019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 中考语文
- 少年派:文科班主任真是绝了!让中考状元跪着上他的历史课
- 中考英语
- 中考英语
- 2019年北京中考生物真题解析1
- 【中考语文】总复习
-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
- 中考英语
- 中考英语
- 体育生拿自己跟学霸比,班主任:学霸比第二名高三十分,打脸了
- 2019广州中考作文名师点评《别担心,我可以》
- 江苏淮安中考物理第20题 用实验的方法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
- 中考英语
- 今年中考作文写“作品” 语文老师分析:“虚实”合度巧立意
- 速报!2019年北京中考语文试题专家解析来了 涵盖三大特点
- 中考英语
- 2019年北京中考生物真题解析5
精品推荐
- 2020中山市今天下午16时中考成绩公布及普高各批次安排
- 2020佛山中考成绩查询系统开通(附往年录取分数线)
- 2020深圳中考成绩通过四种方式查询
- 2020广东中山中考成绩8月5日16:00公布(附录取时间)
- 2020厦门中考成绩8月5日公布(附各科等级划分线标准)
- 2020沈阳8月4号中考成绩查询官网:www.sysksy.cn
- 2020上海市新高一新生报到·分班考·通知书寄送时间安排
- 2020福建南平市中考8月8日左右成绩查询人口:http://cjcx.npkmkj.net/
- 2020大连市成绩查询官网入口:http://dlzsks.edu.dl.gov.cn/
- 2020黄冈中考成绩查询官网:http://gzjd.hubz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