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特级教师关于语文“根”的看法
导读:很多家长、学生都会疑惑,为什么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做作业,努力学语文,语文成绩还是难以提高。很多老师会困惑,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到底该用什么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语文难学,语文难学好!那是因为没有找到语文学习的根,今天,小编推送的这篇文章,是人大附中特级教师于树泉在走近文学经典名著,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北京市名著阅读现场会上的发言。里面告诉我们,学好语文,一定要抓住阅读的根。
学习语文,很多老师、学生都很努力,但是,我们的工作效果一直很不理想,问题多多。学生不会读书,不会写作,不会学习,语文综合能力每况愈下,人文素养状况着实堪忧。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万事万物都有根,根是事物的决定因素。要紧的是从根本上采取救治措施,而不是舍本求末,为枝叶上喷洒营养液,往脸上涂抹胭脂。
1、语文教育的根到底是什么?
其实,这本是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不少专家学者的教育经典论述中对此早有明确阐述。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让孩子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北大资深教授钱理群先生有更为明确、直接的表述: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阅读。当下语文教育乃至中国教育出现的种种问题,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丢失了读书之根上去找到原因。
读书之于语文教育,就如同树根之于枝叶,源泉之于河流,基础之于大厦,血脉之于躯体,灵魂之于生命。语文教育的根丢了,语文教育就难免百病丛生、久治不愈了。
初中3年,600多个课时,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围着6本教科书,百多篇课文,从早学到晚,经冬复历春。教来教去,语文被教成了一条风干的黄瓜,干瘪丑陋,食之无味。更为严重的是,我们画地为牢,让数以亿计的学生把全部的精力、智力、体力封闭在极其有限的应考知识上。
追根探源,主要还是丢失了读书这个教育的根本。
2、教科书是不是书?
或许有人要问:我们的学生一天到晚手不释卷地捧着书在读,怎么说是丢了根呢?难道教材不是书吗?教科书是不是书?两者能不能画等号?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科书是什么,用叶圣陶的话来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也就是说,教科书只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用来指导读写的范本、模本。而古往今来人们所推崇的书,则是指那些可以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见识,养心灵的书(林语堂语)。这些书和教材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教科书并不是语文课程的全部,语文并不等于语文课本。所以在语文教育中,必须不断加强课程建设,而其重要途径就是读书。相对于语文教育而言,语文课本充其量只是滴水,课本之外则是浩瀚的海洋。
真正的语文教育必须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去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把世界当作课本,而不是把课本当作世界。
3、培养读书兴趣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下面谈谈我们对文学经典名著的理解和把握。
首先,关于文学。在给学生推荐读物时,我们是以文学为主,兼顾其他方面的书籍。
传统文化精华方面,先后推荐了《论语》《庄子》以及古诗百首、对联百副等,利用早读时间去读去背。历史方面,先后推荐《大秦帝国》《左宗棠》等。哲学方面,推荐老庄、王阳明、周国平等。经济方面,推荐《现代化的陷阱》《猎杀中国龙》等。社会学方面,推荐《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等。军事方面,推荐《长征》《解放战争》等。心理学方面,推荐毕淑敏、卡耐基等人的作品我们让学生读书,并非为培养作家,而是着眼于增加人文积淀,提升语文综合能力,进而获得全面、均衡的发展。所以在给学生推荐的读物范围较广,不限于文学作品。
其次,关于经典名著。以经典为主,因为经典是时代、民族文化的结晶。但还要兼顾其他优秀作品,因为读书活动能否开展起来,培养兴趣是第一位的;在培养兴趣方面,读物选得是否妥当至关重要。
古今中外堪称经典名著的作品浩如烟海,有一些作品偏深偏难,不要说孩子,就是成人接受理解起来都有相当困难。如果上来就给孩子推荐这类作品,孩子很可能一下就会呛水,进而产生畏难排斥心理,从此拒绝读书。有时学生走近经典要有一个由浅而深、由低而高的渐进过程,这就需要老师去给学生搭一个台阶。比如:为了让孩子走近《老子》,先让孩子读蔡志忠的漫画《老子说》;为了让孩子走近《传习录》,先把《明朝一哥王阳明》推荐给他们待产生强烈的兴趣后,孩子们就会一步步走近名著。
推荐一本书之后,我们的做法是让孩子径直走进去,完全自主地去读,无拘无束地去读,轻轻松松地去读。这样坚持下来,兴趣就会自然产生。兴趣一旦形成,孩子的读书爆发力就会产生,他们的理解能力、领悟能力、读写能力都会获得令人难以置信地提高。
我们觉得:贪心太重,功利心切是读书的大敌。读书是慢功,习惯和兴趣的培养都需时日。但只要持之以恒,读着读着,难以想象的奇迹就会发生,所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4、以阅读带动写作,以写作深化阅读
读写结合是我们的一贯做法。每周一篇的读书笔记,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长短不限,内容不限,写法不限,只让真情实感从心底流出。随后,老师从学生的读书笔记中发现亮点,选出范文,在讲评中真诚赞美,热情鼓励,顺便做一点读写指导。
最后,说说教师因素。
名著阅读活动开展得如何,老师是关键,语文教师决定着语文教育。因此,要引导学生阅读,老师自己首先要阅读,不仅要进行职业阅读,还要对文史哲、时政、经济、社会、心理等领域广有涉猎,以不断充实智库,裨补精神。
除了老师的因素外,引领学生读书还会遇到其他困难和阻力,其中首先是来自家长的阻力。2010年,我在人大附中连续教了8年高三后,空降到初一,去引领孩子开展名著阅读。孰料几个月后,家长的告状信铺天盖地飞到校长手里,家长们众口一词:既然中考只考上千个词语、十几首诗、二十多篇古文,那老师为什么要领着孩子们去读名著?如果孩子因为读书使中考受到影响,没能升入重点高中,这个责任谁来负?声声质问,咄咄逼人。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召开了家长会。在会上,刘彭芝校长给家长讲了很多读书的道理,翟小宁校长还宣读了我就读书问题写给家长的信,最终风波止息,名著阅读活动才得以坚持下来。可见,在关键时刻如果没有领导的支持,开展名著阅读活动会举步维艰。尤其在现有中考方向的指挥下,面对严峻的升学现实,从老师、学生到学校、家长都有诸多的无奈。
朱永新先生这样说过:如果我们的孩子在10多年的教育历程中,还没有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一旦他们离开校园就将书永远地丢弃在一边,教育一定是失败的;相反,一个孩子在学校的成绩普普通通,但是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养成了终身学习和阅读的习惯,一定比考高分的孩子走得更远。
导读:很多家长、学生都会疑惑,为什么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做作业,努力学语文,语文成绩还是难以提高。很多老师会困惑,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到底该用什么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语文难学,语文难学好!那是因为没有找到语文学习的根,今天,小编推送的这篇文章,是人大附中特级教师于树泉在走近文学经典名著,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北京市名著阅读现场会上的发言。里面告诉我们,学好语文,一定要抓住阅读的根。
学习语文,很多老师、学生都很努力,但是,我们的工作效果一直很不理想,问题多多。学生不会读书,不会写作,不会学习,语文综合能力每况愈下,人文素养状况着实堪忧。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万事万物都有根,根是事物的决定因素。要紧的是从根本上采取救治措施,而不是舍本求末,为枝叶上喷洒营养液,往脸上涂抹胭脂。
1、语文教育的根到底是什么?
其实,这本是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不少专家学者的教育经典论述中对此早有明确阐述。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让孩子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北大资深教授钱理群先生有更为明确、直接的表述: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阅读。当下语文教育乃至中国教育出现的种种问题,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丢失了读书之根上去找到原因。
读书之于语文教育,就如同树根之于枝叶,源泉之于河流,基础之于大厦,血脉之于躯体,灵魂之于生命。语文教育的根丢了,语文教育就难免百病丛生、久治不愈了。
初中3年,600多个课时,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围着6本教科书,百多篇课文,从早学到晚,经冬复历春。教来教去,语文被教成了一条风干的黄瓜,干瘪丑陋,食之无味。更为严重的是,我们画地为牢,让数以亿计的学生把全部的精力、智力、体力封闭在极其有限的应考知识上。
追根探源,主要还是丢失了读书这个教育的根本。
2、教科书是不是书?
或许有人要问:我们的学生一天到晚手不释卷地捧着书在读,怎么说是丢了根呢?难道教材不是书吗?教科书是不是书?两者能不能画等号?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科书是什么,用叶圣陶的话来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也就是说,教科书只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用来指导读写的范本、模本。而古往今来人们所推崇的书,则是指那些可以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见识,养心灵的书(林语堂语)。这些书和教材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教科书并不是语文课程的全部,语文并不等于语文课本。所以在语文教育中,必须不断加强课程建设,而其重要途径就是读书。相对于语文教育而言,语文课本充其量只是滴水,课本之外则是浩瀚的海洋。
真正的语文教育必须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去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把世界当作课本,而不是把课本当作世界。
3、培养读书兴趣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下面谈谈我们对文学经典名著的理解和把握。
首先,关于文学。在给学生推荐读物时,我们是以文学为主,兼顾其他方面的书籍。
传统文化精华方面,先后推荐了《论语》《庄子》以及古诗百首、对联百副等,利用早读时间去读去背。历史方面,先后推荐《大秦帝国》《左宗棠》等。哲学方面,推荐老庄、王阳明、周国平等。经济方面,推荐《现代化的陷阱》《猎杀中国龙》等。社会学方面,推荐《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等。军事方面,推荐《长征》《解放战争》等。心理学方面,推荐毕淑敏、卡耐基等人的作品我们让学生读书,并非为培养作家,而是着眼于增加人文积淀,提升语文综合能力,进而获得全面、均衡的发展。所以在给学生推荐的读物范围较广,不限于文学作品。
其次,关于经典名著。以经典为主,因为经典是时代、民族文化的结晶。但还要兼顾其他优秀作品,因为读书活动能否开展起来,培养兴趣是第一位的;在培养兴趣方面,读物选得是否妥当至关重要。
古今中外堪称经典名著的作品浩如烟海,有一些作品偏深偏难,不要说孩子,就是成人接受理解起来都有相当困难。如果上来就给孩子推荐这类作品,孩子很可能一下就会呛水,进而产生畏难排斥心理,从此拒绝读书。有时学生走近经典要有一个由浅而深、由低而高的渐进过程,这就需要老师去给学生搭一个台阶。比如:为了让孩子走近《老子》,先让孩子读蔡志忠的漫画《老子说》;为了让孩子走近《传习录》,先把《明朝一哥王阳明》推荐给他们待产生强烈的兴趣后,孩子们就会一步步走近名著。
推荐一本书之后,我们的做法是让孩子径直走进去,完全自主地去读,无拘无束地去读,轻轻松松地去读。这样坚持下来,兴趣就会自然产生。兴趣一旦形成,孩子的读书爆发力就会产生,他们的理解能力、领悟能力、读写能力都会获得令人难以置信地提高。
我们觉得:贪心太重,功利心切是读书的大敌。读书是慢功,习惯和兴趣的培养都需时日。但只要持之以恒,读着读着,难以想象的奇迹就会发生,所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4、以阅读带动写作,以写作深化阅读
读写结合是我们的一贯做法。每周一篇的读书笔记,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长短不限,内容不限,写法不限,只让真情实感从心底流出。随后,老师从学生的读书笔记中发现亮点,选出范文,在讲评中真诚赞美,热情鼓励,顺便做一点读写指导。
最后,说说教师因素。
名著阅读活动开展得如何,老师是关键,语文教师决定着语文教育。因此,要引导学生阅读,老师自己首先要阅读,不仅要进行职业阅读,还要对文史哲、时政、经济、社会、心理等领域广有涉猎,以不断充实智库,裨补精神。
除了老师的因素外,引领学生读书还会遇到其他困难和阻力,其中首先是来自家长的阻力。2010年,我在人大附中连续教了8年高三后,空降到初一,去引领孩子开展名著阅读。孰料几个月后,家长的告状信铺天盖地飞到校长手里,家长们众口一词:既然中考只考上千个词语、十几首诗、二十多篇古文,那老师为什么要领着孩子们去读名著?如果孩子因为读书使中考受到影响,没能升入重点高中,这个责任谁来负?声声质问,咄咄逼人。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召开了家长会。在会上,刘彭芝校长给家长讲了很多读书的道理,翟小宁校长还宣读了我就读书问题写给家长的信,最终风波止息,名著阅读活动才得以坚持下来。可见,在关键时刻如果没有领导的支持,开展名著阅读活动会举步维艰。尤其在现有中考方向的指挥下,面对严峻的升学现实,从老师、学生到学校、家长都有诸多的无奈。
朱永新先生这样说过:如果我们的孩子在10多年的教育历程中,还没有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一旦他们离开校园就将书永远地丢弃在一边,教育一定是失败的;相反,一个孩子在学校的成绩普普通通,但是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养成了终身学习和阅读的习惯,一定比考高分的孩子走得更远。
【人大附中特级教师关于语文“根”的看法】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关注
- 2013年广西中考考试时间:6月24日-6月26日
- 江苏南京2013中考时间:6月16日-6月19日
- 江苏泰州中考网上报名流程及入口公布
- 江苏无锡2013中考时间:6月16日-6月17日
- 贵阳2013年中考报名时间:3月11日-3月20日
- 江苏南京2013中考报名时间:3月10日-3月11日
- 江苏苏州2013年中考报名入口
- 2013年上海七宝中学中考招生网上报名方法
- 2013年广州厦门中考时间:6月22日-6月23日
- 陕西榆林2013中考时间:6月22日-6月23日
- 陕西省2013中考时间:6月22日-6月23日
- 2013年湖北宜城中考报名时间:3月1日-3月18日
- 安徽巢湖2013中考报名时间:3月5日-3月14日
- 2013北京中考时间:6月24日-6月26日
- 2013新疆中考考试时间:6月20日-6月23日
网友关注视频
- 2019江苏省淮安市中考物理第8题 根据两电阻的U
- 别担心,我可以的!2019广州中考作文题出炉
- 中考物理 这些关于内能的理解好多同学容易掉进陷阱里去
- 中考英语
- 2019年北京中考地理卷真题解析3
- 英语课本七年级下册初一英语试卷2017常州中考英语试卷
- 2019年北京中考历史卷真题解析(3)
- 中考完第一期视频——音乐喷泉
- 中考英语
- 七年级下册英语书人教版2017全国中考英语真题
- 60节课学完初三物理+中考物理复习(全)
- 【中考物理】武汉中考物理,电路选择压轴,究竟是什么难度
- 中考语文
- 中考作文快速提分,教大家这个写作技巧,掌握考试可加分
- 中考语文
- 2019广州中考作文名师点评《别担心,我可以》
- 2019年北京中考生物真题解析2
- 2019江苏淮安中考物理前五道选择题 开篇的几道选择题一般为送分题,难度不大,切莫丢分
- 中考英语复习选择疑问句练习初中英语情景交际主谓一致
- 中考英语
- 中考英语
- 江苏淮安中考物理第20题 用实验的方法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
- 中考语文
- 中考历史如何拿高分?这里讲的全是重点!
- 2019年北京中考地理卷真题解析1
- 60节课学完初三物理+中考物理复习(全)
- 速报!2019年北京中考语文试题专家解析来了 涵盖三大特点
- 中考完的第一期视频(素材是6月23号中考完当天拍的)音乐喷泉
- 中考英语
- 初中美术
精品推荐
- 2020中山市今天下午16时中考成绩公布及普高各批次安排
- 2020佛山中考成绩查询系统开通(附往年录取分数线)
- 2020深圳中考成绩通过四种方式查询
- 2020广东中山中考成绩8月5日16:00公布(附录取时间)
- 2020厦门中考成绩8月5日公布(附各科等级划分线标准)
- 2020沈阳8月4号中考成绩查询官网:www.sysksy.cn
- 2020上海市新高一新生报到·分班考·通知书寄送时间安排
- 2020福建南平市中考8月8日左右成绩查询人口:http://cjcx.npkmkj.net/
- 2020大连市成绩查询官网入口:http://dlzsks.edu.dl.gov.cn/
- 2020黄冈中考成绩查询官网:http://gzjd.hubz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