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备考:侧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物理:侧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初二主要以机械记忆为主,涉及到的物理现象主要以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为主,比较容易理解。而到初三侧重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对这一巨大转变,很多学生一时很难接受,最终导致成绩的下滑。认识到这一点,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归纳和整理知识,这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物理成绩的主要途径。下面我就以压强的知识为例谈一谈初三物理复习的方法:
一、弄清问题的本质许多题目考查的内容都是相似的,我们只要抓住问题的本质,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例如:在计算压强时,首先要学会压力的计算。知道重5牛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5牛。那么怎样计算人站立、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力?怎样计算装有水的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只要抓住压力的特点:压力与受力面是垂直的。找到与受力面垂直的力,如果只有一个力,那么压力大小就等于这个力;如果有两个以上的力方向相同相加,方向相反相减。从而推广到竖直的墙面、斜面等。与之相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比较固体压强大小的题目,对此类题目只要知道,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是影响问题的关键,,其它因素也就不会成为解题的障碍。
二、找准研究的对象对物理问题的分析找准研究的对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同的研究的对象思考的角度是不同的。应用的知识也是不同的。例如:某容器重1牛,盛10牛的水,水深20厘米,容器底面积是100厘米2,把它放在1米2桌面的正中央,求:1)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问题1研究的对象是容器底,对容器底施力的物体是水,因此应该考虑到液体的压强、压力的计算即:P=gh=1.0103kg/m39.8N/Kg0.2m=1960paF=PS=1960pa0.01米2=19.6N问题2研究的对象是桌面,对桌面的施力的物体是装水的容器,因此应该考虑到固体的压强、压力的计算即:F=G=1N+10N=11N
P=F/S=11N/0.01米2=1100pa类似问题学生经常出错,主要原因就是研究的对象没有弄清楚。由于水具有流动性,出现与固体不同的特点,即容器的形状不同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不等。所以处理此类问题分清研究对象是液体还是固体是非常关键的。
三、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
在处理物理问题时,学生总会遇到很多看似相同的问题,可是一旦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它们还有不同之处。例如:将100牛的水盛入如图所示的三个容器:(水未溢出)
底面积相同,容器的高度相同,容器的质量相同,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压强的大小关系。因为容器形状的不同,导致液面到容器底的距离不同,由P=gh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依次增大的;又由于F=PS,底面积相同,所以压力也是依次增大的。而题目中容器的高度相同,容器的质量相同往往会影响同学们的解题思路。因此做此类题目要善于找到它们的共同之处,识别题目提供的无关信息,利用不同的因素找到正确的答案。
四、学会对特殊问题的处理方法近几年中考出现一类热点题目:上下粗细均匀、质量分布也均匀的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及相关问题的分析。常见的物体有: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其中以正方体题目居多。此类问题虽然涉及的是固体与固体之间的压强的计算,但解决问题时往往利用的是类似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gh但代表的是物体的密度,h代表的是物体的高度。例如:2005年的一道选择题:如图:甲、乙两个实心均匀的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的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AP甲〈P乙
BP甲=P乙CP甲〉P乙
D无法判断解决此题从所求的量入手,剩余部分的压强等于P=POgh,PO相同,h相同,起决定因素就是密度,利用原来压强PO=ghO来分析,由原来的压强相等,甲的高度大于乙的高度,可知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所以正确答案是C。解决此类问题重在理解P=gh推导过程,及应用推导公式的条件,虽然题目条件变化多种多样,只要按上述步骤,利用P=gh及题目相关条件,此类问题是不难解决的。
总之,初三的期中阶段学习非常重要,学生要善于总结反思,学会归纳和整理知识,培养在实践中调整提高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的能力,从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物理:侧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初二主要以机械记忆为主,涉及到的物理现象主要以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为主,比较容易理解。而到初三侧重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对这一巨大转变,很多学生一时很难接受,最终导致成绩的下滑。认识到这一点,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归纳和整理知识,这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物理成绩的主要途径。下面我就以压强的知识为例谈一谈初三物理复习的方法:
一、弄清问题的本质许多题目考查的内容都是相似的,我们只要抓住问题的本质,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例如:在计算压强时,首先要学会压力的计算。知道重5牛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5牛。那么怎样计算人站立、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力?怎样计算装有水的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只要抓住压力的特点:压力与受力面是垂直的。找到与受力面垂直的力,如果只有一个力,那么压力大小就等于这个力;如果有两个以上的力方向相同相加,方向相反相减。从而推广到竖直的墙面、斜面等。与之相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比较固体压强大小的题目,对此类题目只要知道,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是影响问题的关键,,其它因素也就不会成为解题的障碍。
二、找准研究的对象对物理问题的分析找准研究的对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同的研究的对象思考的角度是不同的。应用的知识也是不同的。例如:某容器重1牛,盛10牛的水,水深20厘米,容器底面积是100厘米2,把它放在1米2桌面的正中央,求:1)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问题1研究的对象是容器底,对容器底施力的物体是水,因此应该考虑到液体的压强、压力的计算即:P=gh=1.0103kg/m39.8N/Kg0.2m=1960paF=PS=1960pa0.01米2=19.6N问题2研究的对象是桌面,对桌面的施力的物体是装水的容器,因此应该考虑到固体的压强、压力的计算即:F=G=1N+10N=11N
P=F/S=11N/0.01米2=1100pa类似问题学生经常出错,主要原因就是研究的对象没有弄清楚。由于水具有流动性,出现与固体不同的特点,即容器的形状不同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不等。所以处理此类问题分清研究对象是液体还是固体是非常关键的。
三、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
在处理物理问题时,学生总会遇到很多看似相同的问题,可是一旦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它们还有不同之处。例如:将100牛的水盛入如图所示的三个容器:(水未溢出)
底面积相同,容器的高度相同,容器的质量相同,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压强的大小关系。因为容器形状的不同,导致液面到容器底的距离不同,由P=gh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依次增大的;又由于F=PS,底面积相同,所以压力也是依次增大的。而题目中容器的高度相同,容器的质量相同往往会影响同学们的解题思路。因此做此类题目要善于找到它们的共同之处,识别题目提供的无关信息,利用不同的因素找到正确的答案。
四、学会对特殊问题的处理方法近几年中考出现一类热点题目:上下粗细均匀、质量分布也均匀的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及相关问题的分析。常见的物体有: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其中以正方体题目居多。此类问题虽然涉及的是固体与固体之间的压强的计算,但解决问题时往往利用的是类似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gh但代表的是物体的密度,h代表的是物体的高度。例如:2005年的一道选择题:如图:甲、乙两个实心均匀的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的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AP甲〈P乙
BP甲=P乙CP甲〉P乙
D无法判断解决此题从所求的量入手,剩余部分的压强等于P=POgh,PO相同,h相同,起决定因素就是密度,利用原来压强PO=ghO来分析,由原来的压强相等,甲的高度大于乙的高度,可知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所以正确答案是C。解决此类问题重在理解P=gh推导过程,及应用推导公式的条件,虽然题目条件变化多种多样,只要按上述步骤,利用P=gh及题目相关条件,此类问题是不难解决的。
总之,初三的期中阶段学习非常重要,学生要善于总结反思,学会归纳和整理知识,培养在实践中调整提高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的能力,从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物理备考:侧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关注
- 广东汕头2013中考报名时间分三个时段进行
- 江苏泰州中考网上报名流程及入口公布
- 山西晋城2013中考报名政策解读
- 江苏无锡2013中考网上报名系统入口
- 2013浙江台州中考报名时间:3月20日-3月22日
- 2013新疆内高班招生考试时间:6月20日-6月22日
- 江苏南京2013中考时间:6月16日-6月19日
- 2013年海南中考报名时间:4月2日-4月12日
- 江苏扬州2013中考报名时间:3月16-3月18日
- 新疆内高班2013中考报名时间:3月10日-4月10日
- 2013天津中考时间:6月22日-6月23日
- 山东威海2013中考报名时间:3月20日-3月30日
- 上海七宝中学2013自主招生网上报名系统入口
- 中国音乐学院附中2013招生报名时间公布
- 山东临沂2013中考时间:6月14日-6月16日
网友关注视频
- 【中考物理】武汉中考物理,电路选择压轴,究竟是什么难度
- 中考作文热门主题及高分指导
- 中考作文快速提分,教大家这个写作技巧,掌握考试可加分
- 中考英语
- 中考语文
- 初中英语字帖中学生中考墨点字帖初学者初中生英语单字高分作文英文书写练字本3册套装英语字帖意大利斜体
- 英语课本七年级下册初一英语测试2017泰州中考英语试卷
- 中考语文
- 暑假中考物理第9次课
- 2019年北京中考历史卷真题解析(4)
- 2019年广州中考语文作文题目出炉
- 中考英语复习选择疑问句练习初中英语情景交际主谓一致
- 中考英语
- 江苏淮安中考物理第20题 用实验的方法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
- 中考语文
- 中考英语
- 初中美术
- 中考完第一期视频——音乐喷泉
- 中考英语
- 2019河北中考物理大题 杠杆定理和压强的综合题
- 中考英语
- 2019江苏淮安中考物理前五道选择题 开篇的几道选择题一般为送分题,难度不大,切莫丢分
- 中考英语
- 2019年北京中考地理卷真题解析2
- 2019年北京中考历史卷真题解析(3)
- 2019年北京中考历史真题解析5
- 2019年北京中考历史卷真题解析6
- 中考语文
- 中考英语
- 中考英语
精品推荐
- 2020中山市今天下午16时中考成绩公布及普高各批次安排
- 2020佛山中考成绩查询系统开通(附往年录取分数线)
- 2020深圳中考成绩通过四种方式查询
- 2020广东中山中考成绩8月5日16:00公布(附录取时间)
- 2020厦门中考成绩8月5日公布(附各科等级划分线标准)
- 2020沈阳8月4号中考成绩查询官网:www.sysksy.cn
- 2020上海市新高一新生报到·分班考·通知书寄送时间安排
- 2020福建南平市中考8月8日左右成绩查询人口:http://cjcx.npkmkj.net/
- 2020大连市成绩查询官网入口:http://dlzsks.edu.dl.gov.cn/
- 2020黄冈中考成绩查询官网:http://gzjd.hubz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