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考历史开卷考试的利弊及复习策略
考试是一个指挥棒,它能够影响学生学习精力的投向。如何利用考试这个指挥棒,引导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提高教学水平,是素质教育中值得研究的问题。长期以来,闭卷考试是一种主要的考试方式,近年来,全国越来越多的地方中考历史科考试采取开卷的方式,南宁、玉林等市的历史中考也采用了这一方式。在这里,我就自己在教学中的认识简单谈一谈中考历史开卷考试的利弊及复习策略。
一中考历史开卷考试的利与弊
利:中考历史开卷试题活,与闭卷考试相比,它更具有开放性、主观性、综合性、探究性、实践性等特点,试题逐渐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方向转化,强调在掌握基本史实和基本线索的基础上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强调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过程的考查。更能考出学生的理解、应用能力,锻炼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避免学生把大量精力用在死记硬背一些知识点上,注重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也是改变死读书、读死书状况的办法之一。学生的心理压力相对较轻。
弊:学生因心理压力较轻,会产生依赖情绪,在中考复习时通常会比闭卷考试投入的精力少。考试时,开卷的试题量和难度并不比闭卷大多少,但学生常常不是独立地考虑解题方法,而是急于翻书,结果浪费了时间,很难做得完题目,而且答得牛头对马嘴的多。还有,在评阅中考试卷的过程中,由于材料分析题、简(问)答题、探究题等题大部分是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灵活多样,因阅卷教师的水平不同、把握的尺度不同、繁重的阅卷任务下情绪的不同,打分的随意性就比较大。这样,对学生、对任课教师、对学校来说都会带来不公平。
二中考历史开卷考试复习策略
(一)端正复习态度。由于受开卷考试这个表面现象所迷惑,在平时教学中,部分学生对历史课极不重视,认为这门课不用花时间,学不学没多大关系,反正考场上可以看书的,到考试时带着课本资料进考场就可以把试考好,其结果就是临场时翻书就占了很多时间,学生不能在考试规定时间完成答卷。题目考查更多的是综合能力,答案可能是涵盖一本书中好几章甚至好几本书的知识,临场翻书的作用很小甚至有时候是一点用都没有的。不少老师也有类似错误的看法:历史?副科,开卷考,轻松,人人都会教。认为开卷考试没有什么意义了,反正学生查资料都可以找到。于是教师不再重视课堂教学,也有的忽视教材主题活动的教学。我个人认为,虽然历史开卷考试答案简单了、开放了,但是,方式新颖的设问同样会让学生无所适从。因此,学生在复习时要重视历史基础知识、基本线索的掌握,历史教师也必须重视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
(二)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
1.注重基础知识的再现和记忆。近年中考命题都会依据历史课标命题,试题难度会适中。基本史实的再现仍是考查的重点。因此,熟悉甚至会记忆基本史实,将会大大减少翻书时间,提高做题速度,这样可节省出较多时间用来思考难度较大的综合题和能力题。学生要抓住第一轮复习的有利时机,及时弥补知识盲点和弱点!第一轮复习中,老师从初一开始逐课讲解,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补缺补差,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巩固提高,对所有的学生而言都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学生抓住每一课的框架,识记提纲和要领。教师要引导和帮助学生,根据中考的命题范围、考试题型、难易要求等,紧扣课程标准,研读历史教材,逐章逐节地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还要融会贯通,前后联系,让学生将知识点连成线、串成面。
2.专题归类,综合分析对比。在学习掌握了必要的历史基础知识后,教师即可采用专题形式,归类复习。比如,我们可以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分为十个专题:①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②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③中国近(现)代化的进程;④中国共产党的历程;⑤三农问题;⑥国共两党关系;⑦台湾问题;⑧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⑩中国和平崛起和睦邻外交。专题复习旨在理清历史线索,构建历史知识的纵横网络,进而形成并提高学生的综合、归纳、分析、对比能力。
3.关注热点、注重实践。联系现实生活和热点问题,与历史知识链接起来,从中挖掘出新的知识,学以致用,古为今用。眼下的历史热点问题有三农问题、祖国统一大业、中日关系等,热点问题体现了历史试题的开放性和时代气息。而一些周年纪念的大事往往也成为命题者的切入口,2006年的周年事件有西安事变70周年、长征胜利70周年等;2007年的周年事件有香港回归10周年、七七事变70周年、十月革命90周年;2008年井冈山会师,三大决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等,这些事件,以小见大,体现了勿忘历史的使命感,是很好的情感教育素材。在复习时,还可以考虑把历史的史实与政治理论如改革、发展、稳定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有机结合起来。
(三)认识开卷题型,掌握答题技巧
中考历史开卷试题型一般有三种:选择题、材料解析题、(简)问答题。学生应熟知这几种题型,知其解题规律、特点、技巧,以培养自己思考、分析、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答题水平。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理解掌握的准确性,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阐释能力与辨证思维能力。解答时,应从准确性、最佳性角度去思考;材料解析题,它能全面的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历史人物事件的能力,做此类题,首先要读懂材料,从时间、出处、人物、事件及相关历史知识理解考虑,并迅速查阅课本资料,再审所问问题,找出相关知识点。最后,综合分析,归纳作答;简(问)答题,它是历史中考的传统题型,考查学生对重点知识的完整准确的认知掌握程度,做题时,先审题,重点分析关键性词语,找准知识点再作答。
只要我们端正复习态度,采用科学的复习方法,掌握答题技巧,就能事半功倍,在历史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考试是一个指挥棒,它能够影响学生学习精力的投向。如何利用考试这个指挥棒,引导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提高教学水平,是素质教育中值得研究的问题。长期以来,闭卷考试是一种主要的考试方式,近年来,全国越来越多的地方中考历史科考试采取开卷的方式,南宁、玉林等市的历史中考也采用了这一方式。在这里,我就自己在教学中的认识简单谈一谈中考历史开卷考试的利弊及复习策略。
一中考历史开卷考试的利与弊
利:中考历史开卷试题活,与闭卷考试相比,它更具有开放性、主观性、综合性、探究性、实践性等特点,试题逐渐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方向转化,强调在掌握基本史实和基本线索的基础上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强调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过程的考查。更能考出学生的理解、应用能力,锻炼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避免学生把大量精力用在死记硬背一些知识点上,注重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也是改变死读书、读死书状况的办法之一。学生的心理压力相对较轻。
弊:学生因心理压力较轻,会产生依赖情绪,在中考复习时通常会比闭卷考试投入的精力少。考试时,开卷的试题量和难度并不比闭卷大多少,但学生常常不是独立地考虑解题方法,而是急于翻书,结果浪费了时间,很难做得完题目,而且答得牛头对马嘴的多。还有,在评阅中考试卷的过程中,由于材料分析题、简(问)答题、探究题等题大部分是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灵活多样,因阅卷教师的水平不同、把握的尺度不同、繁重的阅卷任务下情绪的不同,打分的随意性就比较大。这样,对学生、对任课教师、对学校来说都会带来不公平。
二中考历史开卷考试复习策略
(一)端正复习态度。由于受开卷考试这个表面现象所迷惑,在平时教学中,部分学生对历史课极不重视,认为这门课不用花时间,学不学没多大关系,反正考场上可以看书的,到考试时带着课本资料进考场就可以把试考好,其结果就是临场时翻书就占了很多时间,学生不能在考试规定时间完成答卷。题目考查更多的是综合能力,答案可能是涵盖一本书中好几章甚至好几本书的知识,临场翻书的作用很小甚至有时候是一点用都没有的。不少老师也有类似错误的看法:历史?副科,开卷考,轻松,人人都会教。认为开卷考试没有什么意义了,反正学生查资料都可以找到。于是教师不再重视课堂教学,也有的忽视教材主题活动的教学。我个人认为,虽然历史开卷考试答案简单了、开放了,但是,方式新颖的设问同样会让学生无所适从。因此,学生在复习时要重视历史基础知识、基本线索的掌握,历史教师也必须重视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
(二)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
1.注重基础知识的再现和记忆。近年中考命题都会依据历史课标命题,试题难度会适中。基本史实的再现仍是考查的重点。因此,熟悉甚至会记忆基本史实,将会大大减少翻书时间,提高做题速度,这样可节省出较多时间用来思考难度较大的综合题和能力题。学生要抓住第一轮复习的有利时机,及时弥补知识盲点和弱点!第一轮复习中,老师从初一开始逐课讲解,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补缺补差,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巩固提高,对所有的学生而言都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学生抓住每一课的框架,识记提纲和要领。教师要引导和帮助学生,根据中考的命题范围、考试题型、难易要求等,紧扣课程标准,研读历史教材,逐章逐节地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还要融会贯通,前后联系,让学生将知识点连成线、串成面。
2.专题归类,综合分析对比。在学习掌握了必要的历史基础知识后,教师即可采用专题形式,归类复习。比如,我们可以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分为十个专题:①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②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③中国近(现)代化的进程;④中国共产党的历程;⑤三农问题;⑥国共两党关系;⑦台湾问题;⑧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⑩中国和平崛起和睦邻外交。专题复习旨在理清历史线索,构建历史知识的纵横网络,进而形成并提高学生的综合、归纳、分析、对比能力。
3.关注热点、注重实践。联系现实生活和热点问题,与历史知识链接起来,从中挖掘出新的知识,学以致用,古为今用。眼下的历史热点问题有三农问题、祖国统一大业、中日关系等,热点问题体现了历史试题的开放性和时代气息。而一些周年纪念的大事往往也成为命题者的切入口,2006年的周年事件有西安事变70周年、长征胜利70周年等;2007年的周年事件有香港回归10周年、七七事变70周年、十月革命90周年;2008年井冈山会师,三大决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等,这些事件,以小见大,体现了勿忘历史的使命感,是很好的情感教育素材。在复习时,还可以考虑把历史的史实与政治理论如改革、发展、稳定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有机结合起来。
(三)认识开卷题型,掌握答题技巧
中考历史开卷试题型一般有三种:选择题、材料解析题、(简)问答题。学生应熟知这几种题型,知其解题规律、特点、技巧,以培养自己思考、分析、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答题水平。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理解掌握的准确性,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阐释能力与辨证思维能力。解答时,应从准确性、最佳性角度去思考;材料解析题,它能全面的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历史人物事件的能力,做此类题,首先要读懂材料,从时间、出处、人物、事件及相关历史知识理解考虑,并迅速查阅课本资料,再审所问问题,找出相关知识点。最后,综合分析,归纳作答;简(问)答题,它是历史中考的传统题型,考查学生对重点知识的完整准确的认知掌握程度,做题时,先审题,重点分析关键性词语,找准知识点再作答。
只要我们端正复习态度,采用科学的复习方法,掌握答题技巧,就能事半功倍,在历史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浅论中考历史开卷考试的利弊及复习策略】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关注视频
- 江苏淮安中考物理第20题 用实验的方法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
- 小黎微课·2019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 中考语文
- 2019年北京中考生物真题解析3
- 高考:最后三天,毛坦厂中学宣誓,学生舍不得班主任程晓东
- 初中美术
- 2019河北中考物理多选题 滑轮组的复合问题讲解 较难
- 中考英语
- 少年派:文科班主任真是绝了!让中考状元跪着上他的历史课
- 中考英语
- 2019年北京中考地理卷真题解析1
- 中考英语
- 2019河北中考物理大题 杠杆定理和压强的综合题
- 【中考物理】武汉中考物理,电路选择压轴,究竟是什么难度
- 中考英语
- 2019年北京中考历史卷真题解析(3)
- 今年中考作文写“作品” 语文老师分析:“虚实”合度巧立意
- 中考英语
- 十八岁的天空:高三全班故意考差想让班主任难堪,班主任这番话,让大家无地自容!
- 2019年北京中考生物真题解析6
- VLOG | 音乐节 | 海边 | 中考完后的日子
- 中考英语
- 中考英语
- 2019年北京中考生物真题解析5
- 中考英语
- 中考完第一期视频——音乐喷泉
- 中考语文
- 年北京中考历史卷真题解析(2)
- 60节课学完初三物理+中考物理复习(全)
- 中考历史如何拿高分?这里讲的全是重点!
精品推荐
- 2020中山市今天下午16时中考成绩公布及普高各批次安排
- 2020佛山中考成绩查询系统开通(附往年录取分数线)
- 2020深圳中考成绩通过四种方式查询
- 2020广东中山中考成绩8月5日16:00公布(附录取时间)
- 2020厦门中考成绩8月5日公布(附各科等级划分线标准)
- 2020沈阳8月4号中考成绩查询官网:www.sysksy.cn
- 2020上海市新高一新生报到·分班考·通知书寄送时间安排
- 2020福建南平市中考8月8日左右成绩查询人口:http://cjcx.npkmkj.net/
- 2020大连市成绩查询官网入口:http://dlzsks.edu.dl.gov.cn/
- 2020黄冈中考成绩查询官网:http://gzjd.hubz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