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文言文信息筛选题考点揭秘
一、命题规律
高考文言文信息筛选题一般为客观题型,赋分3分。信息筛选题的题干都会规定信息筛选指向,这些指向往往是阅读材料的中心,或者是人物的主要品行、行为、观点,或者是文章的主要观点、论据,或者是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态度。待选项均为文中语句,其中有些是干扰项。
二、误区剖析
1.混淆人物
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的选文多为人物传记类文段,史传类文言选段一般都是多个人物、多个事件的综合,而题干要求往往就其中确定一人或几人进行考查,命题者在设计干扰项上,就常常采取张冠李戴的方法,把不同人物所为之事混杂在一起,胡乱嫁接给某一人,造成人物与事件不对应。如2011年辽宁卷: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宋庆礼雅有方略的一组是,其中③更于柳城筑营州城是玄宗要宋庆礼等人重新在柳城筑造营州城的事,陈述对象是玄宗,而非宋庆礼,与题干中规定的筛选对象不合。
2.混淆品性
一些史传类选文往往会贯穿着弘扬民族美德的宗旨,文中主要人物一般都是民族英雄、清官、廉吏、义士、孝子等,以此引导考生的价值取向。传记中作者往往会横向罗列多个细小事件来反映主人公多方面的美德与成就,命题者却常常就其中的某一点设题,如果答题时不仔细读懂题干,检索有效信息,就会造成人物品性的错位,误入陷阱。如2011年全国大纲卷: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熊鼎处事精细求实的一组是,其中④乃逮德仲,鞫实,立正其罪反映的是熊鼎判案迅速果断这一品性,而非精细求实,句④与题干中限定的筛选范围不合。
3.混淆事理
命题人故意混淆题干要求和选项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此来检测考生这一方面的辨析能力。主要表现在混淆片面与全面、混淆未然与已然、混淆观点与事实、混淆直接与间接等方面的设误。
①混淆片面与全面。如2011年江苏卷: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公弼治事严而不残的一组是,其中②公禁之,民不敢犯写的是陈公弼禁止巫师每年搜刮百姓的钱财祭鬼这一活动,突出的是其执法之严,而题干中包含了严和不残两方面的意思,选项犯了以偏概全之误。
②混淆未然与已然。如2011年湖北卷: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写薄葬和厚葬的一组是,其中B项上句以北山石为椁写的还是孝文皇帝对厚葬的一种想法,而不是写薄葬。考生若选该项,就犯了把未然当已然的错误。
③混淆观点与事实。如2011年天津卷:下列各句全都体现作者观点的一组是,其中①主考试官序其首,副主考序其后写的是作者陈述的既有事实,而不是作者的观点。显然,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与题干要求不相符。
④混淆直接与间接。如2011年山东卷: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一组是,其中④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写的是齐桓公让百官有司做的事,不能直接体现齐桓公以民为本的思想。
三、答题技巧
筛选文中信息,主要是要求学生会整体把握文意,概括文章事件,善于在复杂的信息区域内,明确题干中筛选信息的指向,依据情理分清主次,排除干扰,正确答题。具体来说,就是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把握题干要求,明确解题方向
题干信息是我们筛选文中信息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给我们筛选信息指明了方向。只有把握了应对指向,才能行之有效地筛选信息。解答时,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准确把握题干的关键词,尤其是内涵丰富的概念。其次要弄清所考查的设问方式,如是正确还是不正确,是直接表明还是间接表明等,这是解答信息筛选题的前提和关键。
2.结合原文信息,紧扣具体语境
解答文言文考题的前提是理解,筛选信息题也不例外。不少题目若孤立地局限于选项思考,往往会造成理解的困难和判断的失误。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应是阅读理解的原则,也是解题、答题的关键。因此,考场答题只有树立结合原文内容、紧扣具体语境去思考的意识,才能正确理解、准确判断词义和句意。不少选项孤立地看,很难判断其是否符合题干要求,但只要一结合其具体语境来思考判断,则不难得出答案。
3.仔细比对遴选,排除方法优先
掌握一种好的方法和技巧,对于正确筛选信息尤为重要,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排除法。一般来说,题目所给的信息选项中总会掺杂一些迷惑性很强的错误信息,要想筛选出正确的就必须对所给信息句进行认真比较,仔细遴选,明白每一个信息句之所以对或之所以错的原因,一旦拿定哪一个信息句与题干要求不相符时,就可排除包含该信息句的选项,这样就降低了选择难度。如此去伪存真的方法可让我们更快更准地筛选出正确的信息,得出正确的答案。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文言文信息筛选题考点揭秘】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关注
- 2012上海中考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14篇
- 2011年第十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中组(11-15)
- 2012中考作文决胜策略六:引议联结
- 2012中考作文决胜策略十:自我修改
- 2011年上海中考语文复习范围(教师整理)
- 2011年中考总复习语文教材过关训练:九年级过关检测(附答案)
- 2011年中考总复习语文教材过关训练:九年级上册1-2单元(附答案)
- 2011年中考总复习语文教材过关训练:九年级下册3、4、6单元(附答案)
- 2011年第十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中组(16-20)
- 名师指导:如何答文学类作品阅读题
- 2012中考作文决胜策略九:真切技巧
- 中考文言文42分应该一分不少
- 2012中考作文决胜策略三:解说技巧
-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解题指导
- 2011年第十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中组(6-10)
网友关注视频
- 2019江苏淮安中考物理前五道选择题 开篇的几道选择题一般为送分题,难度不大,切莫丢分
- 暑假中考物理第9次课
- 英语课本七年级上册2017河北省中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中考英语
- 今年中考作文写“作品” 语文老师分析:“虚实”合度巧立意
- 中考英语
- 中考英语
- 中考英语
- 中考英语
- 中考英语
- 2019广州中考语文解析
- 中考英语
- 中考英语复习选择疑问句练习初中英语情景交际主谓一致
- 中考英语
- 【中考语文】总复习
- 2019年北京中考地理卷真题解析2
- 中考英语
- 2019中考作文押题“最后一课”
- 中考英语
- 【中考语文】总复习
- 中考英语
- 语文三轮复习课程_中考作文热门主题及高分指导
- 中考语文
- 2019年北京中考地理卷真题解析3
- 江苏淮安中考物理第20题 用实验的方法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
- 中考英语
- 2019年北京中考生物真题解析3
- 英语课本七年级下册初一英语测试2017泰州中考英语试卷
- 中考英语
- 60节课学完初三物理+中考物理复习(全)
精品推荐
- 2020中山市今天下午16时中考成绩公布及普高各批次安排
- 2020佛山中考成绩查询系统开通(附往年录取分数线)
- 2020深圳中考成绩通过四种方式查询
- 2020广东中山中考成绩8月5日16:00公布(附录取时间)
- 2020厦门中考成绩8月5日公布(附各科等级划分线标准)
- 2020沈阳8月4号中考成绩查询官网:www.sysksy.cn
- 2020上海市新高一新生报到·分班考·通知书寄送时间安排
- 2020福建南平市中考8月8日左右成绩查询人口:http://cjcx.npkmkj.net/
- 2020大连市成绩查询官网入口:http://dlzsks.edu.dl.gov.cn/
- 2020黄冈中考成绩查询官网:http://gzjd.hubz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