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州高校一本率谈中考如何择校?
在接受家长的中考志愿咨询时,不少家长喜欢让我比较学校的优劣,特别是他们心目中差不多级别的学校。如执信和广雅、广雅和二中、7中和16中、广附和6中、广附和铁一等等。学校的差异到底有多大,该如何选择学校?在接受咨询时,感觉很多家长并不清楚自己选择学校的目的及应该如何选择。
目前大家选择学校通常基于两点:一看学校的一本率,二看录取分数线。一本率是社会评价一个学校办学质量的标准,且代表着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公众认可度,同时引领着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选择。若录取分数线不高而且一本率又不错,就认为这学校性价比高了。基于此,于是也有人根据学校的加工能力来选择学校,下面我试图分析一下学校生源和一本率的关系。
所谓的学校加工能力,个人认为只是浮云,学校成绩的好坏,一本率的高低,还是取决于能录到的尖子生的数量。我这里所说的尖子生并不单纯是高分生,而是指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那么,若单纯以中考分数来衡量,哪些学生具备高考上一本的能力呢?
广州在2013年以前,大概只有6500人左右能上一本线,2013年因为广工、深大、广医、广大四所大学部分专业加入一本招生,所以一本上线率达到8500人。我们先假设学生的中考成绩就代表其相应的学习能力,而学习能力是恒定的,查看历年的中考分数段统计表,结合每年多少分可以达到6500名以及各校每年的录取分数线进行对比。
从表格里看,若中考成绩代表学习能力,而学生学习能力恒定的话,前四所学校的一本率理应达到100%才是啊。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目前这种状况呢?个人认为,从宏观来说,学习能力基本是恒定的,主要的症结是:中考分数表现出来的却不一定是学生全部真实的学习能力,只是人们惯性将中考成绩和学习能力挂钩罢了。为什么会这样?有两方面原因
1、从考试形式看,中考升学考试也是初中毕业的学业考试,所以题目难度系数不高,只要勤奋努力,再加上细心,就算学习能力不是特别强,还是可以取得相对高分的。特别是语文和政治,在700分上下浮沉的学生,有不少同学在这两科失分较多而错失进入前几所名校的机会。也有些学生初中是通过长期大量的补习,人为将成绩拔高了,一旦进入高中,随着课程难度的加大,部分学生的成绩就产生分化。而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具备一定的难度,若学习能力不强,就算你上了前几所名校,也只能错失上一本的机会了。
2、从志愿填报和录取方式上,也注定了前几所学校选拔到的部分学生是有一定水分的,特别相对于高保线下的区属示范性高中。具体可以用两个字形容拉和接。考生填报志愿时,总是希望中考分能物尽其用,特别是感觉能上高保线上的学生。举个简单的例子,考生感觉自己可以考720分,宁愿搏执信省实而不愿意去广雅和二中的,大有人在。同理,感觉自己能考710分左右的,就多数去搏广雅二中而不愿意填报六中。而反观部分区属示范性高中,有不少同学将其作为保底,每年有不少学习能力相对强的学生因中考失手而去了这些学校。在高中阶段,其相对强的学习能力就得到充分体现。
由此,我想到一个有趣的现象。第二三梯队的学校,也利用大家对中考分数和一本率认识的误区来宣传。有不少学校对外宣传时会宣称自己学校重点班入学分数是多少,而一本率又有多高,以此证明学校的加工能力强,其实这多少有误导成份。另外一点就是,这类高中的重点班,通常经过二次筛选,甚至有些学校经过三次筛选,反复筛选之下,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都集中在重点班了,虽然中考入学分不如名牌高中,但这些重点班学生整体肯定具备不错的学习能力,敢叫板名牌高中的一本率也顺理成章。(同是上一本线,高度是有很大差异的。)
通过以上的分析,如何选择学校就不难得出结论了。若走读,在同等档次的学校,个人认为先选择交通方便的,毕竟三年高中走读,花在路上的时间加起来不是小数目。二是选择孩子喜欢的。在学校开放日,带孩子参观一下学校,感受一下学校的氛围,若孩子喜欢学校,动力会更足。所谓千金难买心头好。
就算失手跌落低一档次的学校,也没什么可怕的,只要及时调整好心态,相信在高考所能达到的高度并不会比在名校低。这种例子比比皆是。以上分析并非鼓励大家降低档次选择学校,只是提醒大家,不必太拘泥于学校的微小差异,能去到更高的学校,理应努力争取,毕竟与更多优秀者为伍是好事。但是,如果初中是靠强补勉强达到某所学校的录取线,建议还是要考虑清楚。
我经常对家长朋友说:学校好档次高,不等于进入后你孩子的成绩也会高一档次。学生成绩和学校关系不大,与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努力程度有更多的关系。就算执信广雅,每年也有三四成的学生上不了一本,但7、16中每年也有三四成的学生可以上一本。
清楚个人成绩和学校的关系,中考择校时我们是否可以以更淡然的心态面对?
在接受家长的中考志愿咨询时,不少家长喜欢让我比较学校的优劣,特别是他们心目中差不多级别的学校。如执信和广雅、广雅和二中、7中和16中、广附和6中、广附和铁一等等。学校的差异到底有多大,该如何选择学校?在接受咨询时,感觉很多家长并不清楚自己选择学校的目的及应该如何选择。
目前大家选择学校通常基于两点:一看学校的一本率,二看录取分数线。一本率是社会评价一个学校办学质量的标准,且代表着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公众认可度,同时引领着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选择。若录取分数线不高而且一本率又不错,就认为这学校性价比高了。基于此,于是也有人根据学校的加工能力来选择学校,下面我试图分析一下学校生源和一本率的关系。
所谓的学校加工能力,个人认为只是浮云,学校成绩的好坏,一本率的高低,还是取决于能录到的尖子生的数量。我这里所说的尖子生并不单纯是高分生,而是指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那么,若单纯以中考分数来衡量,哪些学生具备高考上一本的能力呢?
广州在2013年以前,大概只有6500人左右能上一本线,2013年因为广工、深大、广医、广大四所大学部分专业加入一本招生,所以一本上线率达到8500人。我们先假设学生的中考成绩就代表其相应的学习能力,而学习能力是恒定的,查看历年的中考分数段统计表,结合每年多少分可以达到6500名以及各校每年的录取分数线进行对比。
从表格里看,若中考成绩代表学习能力,而学生学习能力恒定的话,前四所学校的一本率理应达到100%才是啊。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目前这种状况呢?个人认为,从宏观来说,学习能力基本是恒定的,主要的症结是:中考分数表现出来的却不一定是学生全部真实的学习能力,只是人们惯性将中考成绩和学习能力挂钩罢了。为什么会这样?有两方面原因
1、从考试形式看,中考升学考试也是初中毕业的学业考试,所以题目难度系数不高,只要勤奋努力,再加上细心,就算学习能力不是特别强,还是可以取得相对高分的。特别是语文和政治,在700分上下浮沉的学生,有不少同学在这两科失分较多而错失进入前几所名校的机会。也有些学生初中是通过长期大量的补习,人为将成绩拔高了,一旦进入高中,随着课程难度的加大,部分学生的成绩就产生分化。而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具备一定的难度,若学习能力不强,就算你上了前几所名校,也只能错失上一本的机会了。
2、从志愿填报和录取方式上,也注定了前几所学校选拔到的部分学生是有一定水分的,特别相对于高保线下的区属示范性高中。具体可以用两个字形容拉和接。考生填报志愿时,总是希望中考分能物尽其用,特别是感觉能上高保线上的学生。举个简单的例子,考生感觉自己可以考720分,宁愿搏执信省实而不愿意去广雅和二中的,大有人在。同理,感觉自己能考710分左右的,就多数去搏广雅二中而不愿意填报六中。而反观部分区属示范性高中,有不少同学将其作为保底,每年有不少学习能力相对强的学生因中考失手而去了这些学校。在高中阶段,其相对强的学习能力就得到充分体现。
由此,我想到一个有趣的现象。第二三梯队的学校,也利用大家对中考分数和一本率认识的误区来宣传。有不少学校对外宣传时会宣称自己学校重点班入学分数是多少,而一本率又有多高,以此证明学校的加工能力强,其实这多少有误导成份。另外一点就是,这类高中的重点班,通常经过二次筛选,甚至有些学校经过三次筛选,反复筛选之下,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都集中在重点班了,虽然中考入学分不如名牌高中,但这些重点班学生整体肯定具备不错的学习能力,敢叫板名牌高中的一本率也顺理成章。(同是上一本线,高度是有很大差异的。)
通过以上的分析,如何选择学校就不难得出结论了。若走读,在同等档次的学校,个人认为先选择交通方便的,毕竟三年高中走读,花在路上的时间加起来不是小数目。二是选择孩子喜欢的。在学校开放日,带孩子参观一下学校,感受一下学校的氛围,若孩子喜欢学校,动力会更足。所谓千金难买心头好。
就算失手跌落低一档次的学校,也没什么可怕的,只要及时调整好心态,相信在高考所能达到的高度并不会比在名校低。这种例子比比皆是。以上分析并非鼓励大家降低档次选择学校,只是提醒大家,不必太拘泥于学校的微小差异,能去到更高的学校,理应努力争取,毕竟与更多优秀者为伍是好事。但是,如果初中是靠强补勉强达到某所学校的录取线,建议还是要考虑清楚。
我经常对家长朋友说:学校好档次高,不等于进入后你孩子的成绩也会高一档次。学生成绩和学校关系不大,与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努力程度有更多的关系。就算执信广雅,每年也有三四成的学生上不了一本,但7、16中每年也有三四成的学生可以上一本。
清楚个人成绩和学校的关系,中考择校时我们是否可以以更淡然的心态面对?
【从广州高校一本率谈中考如何择校?】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关注
- 【关注2014成都中考】2014成都中考各科考试情况说明
- 2014成都中考之美国留学电话面试技巧
- 2013年绵阳中学自主招生,供大家择校时借鉴!
- 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2014年初升高招生简章
- 2014年成都中考考试时间安排
-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常见成语汇编
- 2014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外地生实验班招生公告
- 2014年成都中考数学、语文解密最近7年考点透析
- 2014成都中考之本地生参加外地生考试有何作用
- 2014年石室中学外地生招生报名工作将于5月1日开始
- 成都石室外语学校高中自主招生考试公告
- 2014年四川成都中考考试科目及分值分配安排
- 2014成都中考直升与签约学生的学籍问题
- 2014成都中考武侯区签约信息整理
- 成都外国语学校2014年高中实验班招生公告
网友关注视频
- 2019年北京中考地理卷真题解析3
- 英语课本七年级下册七年级英语试题2017北京中考英语试卷
- VLOG | 音乐节 | 海边 | 中考完后的日子
- 2019广州中考作文名师点评《别担心,我可以》
- 中考语文
- 中考英语
- 教师资格面试试讲示范——初中美术《对比色与邻近色》
- 小黎微课·2019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 中考作文热门主题及高分指导
-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
- 中考英语
- 少年派:文科班主任真是绝了!让中考状元跪着上他的历史课
- 中考英语
- 中考英语
- 中考英语
- 中考英语
- 七年级下册英语书人教版2017全国中考英语真题
- 中考英语
- 中考英语
- 60节课学完初三物理+中考物理复习(全)
- 2019中考作文押题“最后一课”
- 十秒解决一个物理问题! 中考物理作图题! 必考!
- 中考语文
- 【中考语文】总复习
- 中考英语
- 速报!2019年北京中考语文试题专家解析来了 涵盖三大特点
- 中考英语
- 【中考语文】总复习
- 中考英语
- 江苏淮安中考物理第20题 用实验的方法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
精品推荐
- 2020中山市今天下午16时中考成绩公布及普高各批次安排
- 2020佛山中考成绩查询系统开通(附往年录取分数线)
- 2020深圳中考成绩通过四种方式查询
- 2020广东中山中考成绩8月5日16:00公布(附录取时间)
- 2020厦门中考成绩8月5日公布(附各科等级划分线标准)
- 2020沈阳8月4号中考成绩查询官网:www.sysksy.cn
- 2020上海市新高一新生报到·分班考·通知书寄送时间安排
- 2020福建南平市中考8月8日左右成绩查询人口:http://cjcx.npkmkj.net/
- 2020大连市成绩查询官网入口:http://dlzsks.edu.dl.gov.cn/
- 2020黄冈中考成绩查询官网:http://gzjd.hubz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