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数学能力是如何因中考而丧失?
近几年的中考数学一直在延续120分基础题+30分难题的基本思路。之所以采取这种思路,是因为05年后广州毕业考和升学考双考合一,为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优秀的教学成果,使得各个学校都能有良好的成绩,大部分学生都可以考到一个基本分,也让教育局给广州市民一个好的交代。另外,现在提倡素质教育,要求减负,于是初中数学的很多知识点扔进了课后拓展的栏目而不再列入中考大纲,进而中考的难度进一步降低。
从2011年的中考试卷来看,80%的题目是直线型题目,考察题目要么直接套用公式进行计算,要么直面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点,几乎没有思维量。所以按照常理而言,一个中等生可以轻而易举的拿到数学的130分。表面上这种基本思路设置令中考学员家长、教育局、学校皆大欢喜,然而这其中却有着深深的隐忧。
第一,也是最为直接的是,中考考察知识点的减少直接导致学生数学能力的弱化。很明显,中考是学习的指挥棒,中考考什么,我们就学什么,从反面思考就是中考不考什么,我们就不学什么。即使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这种典型的应试教育思路在考试一锤定音的当代也在逐步强化。以几何为例,以前在圆里面要学习的圆幂定理、四点共圆等知识点已经不再考察,因而无法把圆和相似三角形的比例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中线性质及射影定理结合起来,直接导致了圆与相似相结合的题目对于现在学生而言难度很大。这也是为什么进入初三感到初三几何比较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学习三年几何,一旦出现几何的综合题目就无从下手,没有严格的逻辑证明,这便是学习知识点减少导致的恶果。
第二,中考80%直线型题目的考察导致的是学生数学思维和思想方法的弱化,造成对数学而言只有简单机械化的思考,不是简单套用公式,就是简单的对应初中知识点,没有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直线型题目注重在简单的模仿,技术含量比较低;而通过思维的训练解题,则是所学知识的创新性应用,是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具体表现。初中阶段的知识点虽然有了逻辑证明的成分,但是重点还是在于具象的研究,如函数主要的考察难点还是在图形的性质与函数系数之间的关系。而到了高中,对数函数、指数函数、解析几何等知识点的进一步加深,对于抽象能力的要求将更高,纯逻辑思维的题目也会增加。而如果一旦出现初中思维训练减少,便会与高中脱节,造成一上高中数学成绩严重下滑的严重处境。
第三,教育讲求的是创新,而知识的学习在于现实当中的应用。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创新性题目缤纷多彩,例如折叠裁纸类题目,例如现实生活实例与数学知识相结合,又例如物理化学等学科与数学的综合等等。但是广州省中考的创新能力却每况越下,例如在2011年,其中大部分题目为陈题,选择和填空题部分除去有一道裁纸类题目之外,其他别无新意。而最后一道压轴题也与2007年中考题目神似,引起波澜一片。陈题占据中考的大部分,在影响初中数学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说明中考完全可以直接通过题海战术得高分,这就进一步弱化了中考思维的培养。
广州中考从根本上讲注重考查计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前者为代数,后者为几何。现在难度的设置也是由于教育政策使然。但是要避免只为面向中考而产生的隐忧,那么必须得扎实初中所学的基础知识,争取简单题目高速高效完成。同时也要加强相应知识的拓展和数学思维的训练,避免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脱节。只有在能力和思想方法上战胜数学难题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简单的模仿式答题必将成为初中数学的末路。
近几年的中考数学一直在延续120分基础题+30分难题的基本思路。之所以采取这种思路,是因为05年后广州毕业考和升学考双考合一,为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优秀的教学成果,使得各个学校都能有良好的成绩,大部分学生都可以考到一个基本分,也让教育局给广州市民一个好的交代。另外,现在提倡素质教育,要求减负,于是初中数学的很多知识点扔进了课后拓展的栏目而不再列入中考大纲,进而中考的难度进一步降低。
从2011年的中考试卷来看,80%的题目是直线型题目,考察题目要么直接套用公式进行计算,要么直面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点,几乎没有思维量。所以按照常理而言,一个中等生可以轻而易举的拿到数学的130分。表面上这种基本思路设置令中考学员家长、教育局、学校皆大欢喜,然而这其中却有着深深的隐忧。
第一,也是最为直接的是,中考考察知识点的减少直接导致学生数学能力的弱化。很明显,中考是学习的指挥棒,中考考什么,我们就学什么,从反面思考就是中考不考什么,我们就不学什么。即使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这种典型的应试教育思路在考试一锤定音的当代也在逐步强化。以几何为例,以前在圆里面要学习的圆幂定理、四点共圆等知识点已经不再考察,因而无法把圆和相似三角形的比例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中线性质及射影定理结合起来,直接导致了圆与相似相结合的题目对于现在学生而言难度很大。这也是为什么进入初三感到初三几何比较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学习三年几何,一旦出现几何的综合题目就无从下手,没有严格的逻辑证明,这便是学习知识点减少导致的恶果。
第二,中考80%直线型题目的考察导致的是学生数学思维和思想方法的弱化,造成对数学而言只有简单机械化的思考,不是简单套用公式,就是简单的对应初中知识点,没有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直线型题目注重在简单的模仿,技术含量比较低;而通过思维的训练解题,则是所学知识的创新性应用,是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具体表现。初中阶段的知识点虽然有了逻辑证明的成分,但是重点还是在于具象的研究,如函数主要的考察难点还是在图形的性质与函数系数之间的关系。而到了高中,对数函数、指数函数、解析几何等知识点的进一步加深,对于抽象能力的要求将更高,纯逻辑思维的题目也会增加。而如果一旦出现初中思维训练减少,便会与高中脱节,造成一上高中数学成绩严重下滑的严重处境。
第三,教育讲求的是创新,而知识的学习在于现实当中的应用。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创新性题目缤纷多彩,例如折叠裁纸类题目,例如现实生活实例与数学知识相结合,又例如物理化学等学科与数学的综合等等。但是广州省中考的创新能力却每况越下,例如在2011年,其中大部分题目为陈题,选择和填空题部分除去有一道裁纸类题目之外,其他别无新意。而最后一道压轴题也与2007年中考题目神似,引起波澜一片。陈题占据中考的大部分,在影响初中数学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说明中考完全可以直接通过题海战术得高分,这就进一步弱化了中考思维的培养。
广州中考从根本上讲注重考查计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前者为代数,后者为几何。现在难度的设置也是由于教育政策使然。但是要避免只为面向中考而产生的隐忧,那么必须得扎实初中所学的基础知识,争取简单题目高速高效完成。同时也要加强相应知识的拓展和数学思维的训练,避免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脱节。只有在能力和思想方法上战胜数学难题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简单的模仿式答题必将成为初中数学的末路。
【优秀的数学能力是如何因中考而丧失?】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关注
- 中考化学方程式总结: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
- 2015年山西临汾中考成绩查询时间及方式公布
- 常见化学知识点推荐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理解
- 中考化学方程式总结: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 中考化学方程式总结: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 中考化学方程式总结: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 2015年山西晋城中考成绩查询时间及方式公布
- 中考化学方程式总结:铝、铁、镁在空气中燃烧
- 2015年河北承德中考成绩查询时间及方式公布
- 中考化学方程式总结:与氢气有关
- 中考化学方程式总结: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 中考化学方程式总结:与铁有关
- 中考化学方程式总结: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 中考化学方程式总结: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 2015常见化学知识点推荐溶质质量分数详解
网友关注视频
- 英语课本七年级上册北京中考英语真题初二英语单项选择题
- 2019河北中考物理多选题 滑轮组的复合问题讲解 较难
-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
- 中考作文热门主题及高分指导
- 中考英语
- 十秒解决一个物理问题! 中考物理作图题! 必考!
- 60节课学完初三物理+中考物理复习(全)
- 2019广州中考作文名师点评《别担心,我可以》
- 暑假中考物理第10次课
- 中考作文快速提分,教大家这个写作技巧,掌握考试可加分
- 中考完第一期视频——音乐喷泉
- 2019年北京中考地理卷真题解析3
- 2019年北京中考地理卷真题解析1
- 中考英语
- 中考英语
- 2019年广州中考语文作文题目出炉
- 中考英语
- 中考英语
- 英语课本七年级下册初一英语测试2017泰州中考英语试卷
- 中考英语
- 2019江苏淮安中考物理前五道选择题 开篇的几道选择题一般为送分题,难度不大,切莫丢分
- 2019年北京中考生物真题解析6
- 60节课学完初三物理+中考物理复习(全)
- 中考英语
- 2019年北京中考历史卷真题解析6
- 中考英语
- 中考英语
- 体育生拿自己跟学霸比,班主任:学霸比第二名高三十分,打脸了
- 中考物理 这些关于内能的理解好多同学容易掉进陷阱里去
- 英语课本七年级上册2017河北省中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精品推荐
- 2020中山市今天下午16时中考成绩公布及普高各批次安排
- 2020佛山中考成绩查询系统开通(附往年录取分数线)
- 2020深圳中考成绩通过四种方式查询
- 2020广东中山中考成绩8月5日16:00公布(附录取时间)
- 2020厦门中考成绩8月5日公布(附各科等级划分线标准)
- 2020沈阳8月4号中考成绩查询官网:www.sysksy.cn
- 2020上海市新高一新生报到·分班考·通知书寄送时间安排
- 2020福建南平市中考8月8日左右成绩查询人口:http://cjcx.npkmkj.net/
- 2020大连市成绩查询官网入口:http://dlzsks.edu.dl.gov.cn/
- 2020黄冈中考成绩查询官网:http://gzjd.hubzs.com.cn